每個年代也有它的「青少年問題」。近年兒童自殺數字飆升,抗逆力下降以及虐兒問題等均成為大眾焦點。在教育制度良莠不齊,家庭照顧功能萎縮弱化下,陪伴兒童及青少年走成長路的社工便需揹起更大的社會責任。然而,這些社工所面對的處境,你又了解多少﹖「跑數」、「爆Case」、有心無力的例子比比皆是,甚至乎有社工形容自己為「雜貨店」及「表演嘉賓」,花大量時間提供多項服務,卻未能深入了解眼前的受助個案。

好單位 (Good Lab) 作為香港社會創新的基地,希望能夠為社工們的處境提出一些改變的點子。為期3年的賽馬會青創社區計劃便與16間綜合兒童及青少年服務中心攜手同行,透過藝術、新媒體、科技及創客自造等媒介,配合設計思維 (Design Thinking) ,連結社區及社創力量,重新點燃社工們心中的火柴,引導他們相信共創與改變的可能。

在3月13-14日,我們舉行了迎新工作坊,邀請所有參與計劃的社工及創作伙伴一同參與,一起踏上這段充滿驚喜的創新之路。以下我們將以社會創新篇、社群連結篇及成就不可能篇,回顧活動的精彩時刻。

社群連結

人口老化,社區轉變,年青人如何與不同社群良性互動﹖踏上不一樣的成長路,年青人又如何以不同媒介發展所長,找出自己的一片天﹖我們與過百位參加者一同走進社區,在深水埗、新蒲崗、大角咀,與不同的社群互動,觀察社區變遷;也請來4個展現不同生命力量的單位 – Upcycling 產品開發者張瑋晉、創意書院畢業生+布藝師張城、《明天我》年青導演梁英毅及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UNICEF HK)的代表,以及「對話體驗 圓動歷工作坊」的導師Tom一同為參加者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機會;最後我們請來剛開展退休生活的前財政司司長及前特首候選人曾俊華,與我們分享人口老化及科技發展所帶來的社會挑戰。

 

 

走進社區,與「地膽」來個不離地的社區探索

深水埗、新蒲崗、大角咀讓你聯想到甚麼﹖工廈與劏房﹖科技與美食﹖新與舊﹖我們找來3個「地膽」,帶我們探索這3個轉變中的社區。在微微細雨下的中午時分,百多名參加者分成6團,開始了不一樣的社區探索。

深水埗 發展的碰撞

 

 

 

 

 

居於劏房,是否便等於貧窮不事生產﹖「廢青」,是否便是無所事事,終日遊魂﹖深水埗「地膽」拾源百塊的2位導賞員分別是社區中的老人家與年青人,除了以「地膽」視角與我們遊走深水埗外,更分享了他們的人生閱歷及關心社區的熱情。

深水埗新舊交融,參加者第一站便到訪了深受年青人歡迎,位處大南街的Common Room & co.,這個複合式空間結合了咖啡店、展覽空間、獨立書店及自造者空間,延續深水埗的混雜與多樣性,每逢假日店裡都人頭湧湧,參加者更可嘗試活版印刷,感到手作的質感和傳統印刷的方法;沿大南街一直往北走,經過地攤和街市,參加者到達深水埗另一處非常重要的地方 人稱「棚仔」的欽州街布販市場。自2015年政府提出收回「棚仔」重建,多個布販及民間團體極力爭取保留這個已有40年歷史的布市場,在去年(2017年) 關注組更獲得澳洲首屆「勇氣與社區參與獎」。關注組主席分享了他們的組織經過,更鼓勵參加者多留意社區中傳統行業工作者的處境。社工在日常策劃社區活動的時候,能否加入地區歷史作為元素,讓參加者了解地區脈膊,一同參與改變社區的過程﹖

大角咀 城市空間與生活

在大角咀處處看見社區重建的身影,參加者由「帕豐28」開始,經過「I-HOME」、「港灣豪庭」、「奧柏‧御峯」,再走過必發街的工廈劏房、大成商場的商場劏房、博文街的舊式工廈。天堂與地獄,彷彿就在一街之遙,不同階層的人聚在一起,一同在「香港大富翁」中兜轉。

大角咀的「地膽」關注草根生活聯盟,一直以社區考察及體驗導賞,讓大家了解基層人士的生活質素,從而推動基層建立互助網絡,過有尊嚴的生活。從輕工業重地到新舊共冶一爐的社區,聯盟的大成及阿乃認為地產商在當中扮演重要角色,城市空間的轉變,亦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參加者走到港灣豪庭,分組尋找屋苑內的公共空間。這個「私人發展公共休憩空間」(POPS) 在10年前被揭發沒有對外開放,屋苑住客亦不知道該處屬於公眾用地,事件引起全城關注及批評;參加者亦到訪了在港灣豪庭旁邊的大成商場,這裡的一樓被揭發曾改裝成廿二間劏房,面積僅百餘尺,當中亦有不少年青住客居住。大成及阿乃分享現時基層所面對的困局,在人均居住及休憩面積嚴重縮水的今天,市民均面對缺乏空間的土地問題。當社工要在這樣的環境策劃青少年活動時,可以怎樣設定議題﹖年青人又可以為社區做甚麼﹖

 

新蒲崗 文藝、小店在轉角

新蒲崗結合工業區、商住區、藝文區於一身,被形容為曖昧不明之地。參加者下車後便分成2組,跟著文藝「地膽」Nicole或佰村的「村長」鴻興一起遊走社區。

活動當天剛巧下雨,恰如本地已故詩人也斯的作品《新蒲崗的雨天》,然而工廠大廈的灰牆內再不是當年印刷《中國學生周報》的印刷廠。工業轉型,以往用作工業用途的單位紛紛變裝成藝文空間。藝術版記者Nicole帶參加者到訪同流劇團,他們把細小的排練空間改裝成黑盒劇場,自家製作多套實驗劇作,培育本地的年青劇場人;Nicole亦帶我們參觀姚俊樺 (馬騮) 的工作室,這位熱愛大自然的陶瓷藝術家畢業後便與數位同學一同在新蒲崗合租工廈單位,繼續他們喜愛的創作,姚分享在香港當全職藝術家的困難,以及在工廈開設工作室的初衷;參加者亦在有40年歷史的金寶冰廳邊吃午餐,邊聽老闆華哥介紹店內的素描作品。

同是金寶冰廳華哥的朋友,佰村「村長」鴻興Herman一直在區內舉辦小店導賞,帶大家穿梭不同街道,感受小店的人情味。走在新蒲崗街頭盡是碰到Herman的街坊朋友,原來這位年青人希望大家多點留意社區小故事,以另一角度重新感受新蒲崗。參加者除了參觀有52年歷史的彩虹餐廳及街坊鞋檔外,Herman也邀請大家拍攝社區短片,用鏡頭捕捉區內的微細物件,令平常不為人留意的事物,都一一成為焦點。Herman說當初認識新蒲崗,也是透過不同而有趣的介入方法,觀察區內的一事一物,令平凡的東西變得不平凡。

3小時不離地的社區探索,能否啟發社工們以不同角度及模式理解社區,策劃更多與社區扣連的青少年活動﹖大家拭目以待﹗

 

體驗動手做,感受不同生命力

 

上一代看下一代,彷彿有著難以跨越的鴻溝,除了「聽聽孩子心底話」,我們還可以親身感受孩子對追夢的熱誠嗎﹖Upcycling 產品開發者張瑋晉擅長轉化城市棄置物,賦予物品第二生命;創意書院畢業生+布藝師張城放棄走傳統考公開試的路,隻身走到台灣拜師學藝,建立自己的手作品牌《明天我》年青導演梁英毅透過影像說故事,告訴大家她在兒童之家的故事、「對話體驗 圓動歷工作坊」的導師Tom與大家在輪椅上感受日常,拉闊大家對輪椅使用者的想像。

張瑋晉的升級再造拇指琴

張瑋晉 (Kevin) 曾在訪問中自認「廢青」,因為他靠垃圾為生,常與「廢物」為伍。作為產品設計師,Kevin畢業後進入職場,體會到受市場主導的產品設計行業,過度重視包裝及消耗大量資源,於是啟發Kevin從身邊的環境出發,升級再造可重用的在地廢料,希望可以讓物品的價值延續,提高大眾的環保意識。今次參加者便有機會一嘗以雨傘的「遮骨」以及紅酒箱木板製作非州傳統樂器拇指琴,動手體驗Kevin的創意,也感受物品的生命循環。

張城的編織夢

張城 (阿豆) 在台灣跟泰雅族原居民學習幾近失傳的編織及染色,一學三年,在其他同齡同學修讀大專大學之際,阿豆毅然放棄考公開試,選擇忠於自己的夢想,訂下上山學習的目標。參加者跟阿豆學習繪織技巧,繪織是織布的其中一種人工技法,利用繪織可織出自己想像的畫面,編寫自己的故事。阿豆分享跟原住民的學習讓他體會到布料的珍貴,以織布做衣亦是一種祝福及思念,他希望參加者可以從天然材料中感受大自然的變幻無常,以及手作的温暖。

紀錄兒童及青少年聲音的《明天我》

以影像紀錄成長路,三名年青人 梁英毅、沈銘俊、馮可元共同譜出《明天我》,既說過去,亦說未來的願望。由黃修平導演指導,《明天我》片中有片,交疊著三個年青人的故事︰有關於對現狀不滿,想改變命運的《在命運大河出走到命運大河》,有想離開傳統學校追尋夢想的《留离》,分享嘉賓梁英毅則透過《家》,拍出經歷喪父後,與母親的衝突使她入住兒童之家的心路歷程。英毅與Unicef HK的代表均希望參加者可以透過影片,了解青少年的處境,給他們多一點信心及肯定,讓香港成為一個對兒童及青少年友善的城市。

失去中創造的自我對話

有沒有想過,對於輪椅人士來說,生活在香港,是否可以無障礙呢?「對話體驗 圓動歷工作坊」是社企「對話體驗」的新項目,參加者設身處地體驗「輪」上生活,從輪椅人士的角度看世界。一條斜道,或地面上的一處小縫隙,原來足以令輪椅人士花盡心思氣力。參加者不單要在輪椅推上斜道,更要與其他隊員一起玩井字過三關,感受如何在「失去活動能力」後,運用身體其他部分,刻服眼前障礙。工作坊導師Tom希望參加者可以反思對傷殘人士的想像,推動傷健共融,更希望可以激發參加者的潛能,把創意應用在生活及工作上。

4個展現不同生命力量的單位,為我們示範了不同的生命可能。我們相信,要推動中心及服務變革,社工必須相信改變的力量與可能,期待這3年的計劃能與各參加者一起創不同﹗

與曾俊華放眼未來︰人口老化及科技發展是未來兩大挑戰

有沒有想過,廿年後的香港會是怎樣的光景﹖今天中心內15歲的年青人,廿年後將會成為社會未來的中堅分子,他們會身處怎樣的社會,面對怎麼樣的挑戰﹖剛開展退休生活的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與我們一起分析現況,解說未來趨勢。

財政司一職需要精打細算,特首候選人一職則需要勇敢創新,曾俊華過去數年的精彩表現大家有目共睹。要細說未來社會,曾俊華由嬰兒潮開始,說起他的幸運︰無風無浪、自由自在、「有得揀」的生活。與他的父母輩相比,曾說他不需面對戰爭、制度變更或政權更替這些可能會改變一生的大事,反而他的成長有選擇,從教育、生活方式甚至日常喜好,他都比較能夠掌握,也更能夠保障自己及下一代的生活。曾說他一直以改善他人生活以完善自己為目標來從事公職,貢獻社會,但對於年輕的一代,甚至乎未來社會,曾認為我們不能忽視國際形勢、經濟波動、民粹主義的改變,人口老化及科技一日千里更是未來的常態,廿年後的社會,可能是我們現在不能預計的局面﹗對於現時的年青人,他們準備好接受挑戰嗎﹖

我們如何迎上長壽社會與科技進步﹖

 

近年香港人口壽命已超越左日本,成為全球最長壽的地區。男性平均年齡為81.3歲,女性則87歲。在人口持續老化,出生率下降的趨勢下,到了2041年,15-24歲的勞動人口將減少4%,而65歲的人口將由現時的98萬,增至256萬﹗年屆80歲的人口,亦由28萬增至95萬,增幅是200%之多﹗這個數字讓在場的參加者也為之吃驚,如此老年化的人口,影響的不止是人口結構,還有生活方式、社會慣習和政府施政等。曾俊華亦提出科技的發展,一方面標誌著社會進步及文明,但亦延長了人均壽命,他提出多個重點,希望在場的社工們可以多作思考︰教育是否需要延長,終生學習﹖我們鼓勵年青人學習的知識,會否有過時的一天﹖退休年紀是否需要重設,由65歲增至75歲﹖工作的模式是否要改變,freelancer的興起,全職工作再不是必然﹖AI的創新,未來可能有70-80%的工作將會消失,律師醫生是否會淘汰﹖車輛被新型汽車取代,城市不再需要車位,市民遷離市中心,生活模式將會改變﹖這一連串的問題,我們或許現時也未能預計,但作為提供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的社工,這些便是服務使用者未來要迎上的挑戰,我們要如何幫助他們裝備自己,更靈活地處理未來的未知﹖

一起對談的黃英琦Ada及Rainbow均認同世界在變,未來的年青人不單要迎上新型社會的轉變,亦要分擔年長一輩的生活。曾俊華認為相信年青人,有信心與年青人一起迎難以上非常重要﹗曾分析香港的成功建基於過去獨特優勢,要守住香港,我們不能放棄過去成功的價值觀,亦要一直擴闊視野,與世界接軌。曾俊華亦特別提到創新的重要,每個人也能夠創新,只要肯不斷嘗試,累積經驗,改善別人生活亦豐富自己內心,才能面對社會的風浪與衝撃。

一連兩天的工作坊在此完結,但社工與中心的創新之路才剛起步,好單位會一直與社工們同行,一起共創改變的點子。未來我們將會公佈更多計劃的資訊及公眾參與活動,期望你們支持,一起改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