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夥伴:香港聖公會聖馬提亞綜合服務賽馬會青年幹線

信不少內向的人也曾為了口才不佳而懊惱吧?藏著許多想法,卻總是找不到適合的字句說出來。來自香港聖公會聖馬提亞綜合服務賽馬會青年幹線的社工Duncan說,參加計劃的年青人給他的第一個印象,是被動和害羞,因為不擅言辭所以鮮於表達己見。正好,新媒體跨越了文字和言語的界限,讓這班年青人擺脫常規教育方式,按著自己的步伐循序漸進地構思故事和組織想法,最終以攝影傳遞訊息。Duncan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有自己的強項。能讓年青人得以按自己的想法和審美觀製作故事,中心是很適合的地方。」

年青人不再吝嗇於表達意見,還漸漸建立了一份使命感,期望能透過攝影實踐對社會的抱負,宣揚社區的美。其中兩位年青人加入了學校的義工行列,與天水圍地區組織合作收集街市剩食,再轉贈給有需要的基層市民。親力親為之餘,他們還帶領其他組員到校體驗社區服務,以此為題,拍攝了一段影片,表達對於食物浪費和資源分配議題的關注,同時呈現了鄰里之間互助互愛的温暖。比起作品質素,Duncan更在乎創作理念:「技術知識需要時間和經驗累積,而我們著重的是作品所蘊含的訊息。」

除了把想法放進影像裏,年青人更能付諸實行,亦有到外地吸取經驗的機會。第一年度的台灣交流團中,青年參與由當地合作社「南機拌飯」籌辦的無家者平等分享行動,深受啟發,在之後的檢討會中紛紛踴躍向合作社創辦人提問。Duncan憶述:「當時一位年青人口誤道出『流浪漢』一詞,另一位年青人立刻出言糾正他:『是無家者才對!要尊重一點!』」從前表現得缺乏主見的青年,能夠重整心態,學會平等待人之餘,還敢於發聲堅持己見,進步令人振奮,「過去一年,他們多了機會與不同人相處,又去過其他地方交流,確實使他們態度逐漸開放,更能將心態化為行動。」

青年踴躍向「南機拌飯」創辦人提問。

要讓年青人學會平等待人,首先社工和他們之間也要建立平等關係。問到社工在計劃中的角色,Duncan笑言:「我會視自己為一個『打雜』,甚麼都做!但也正因為甚麼都做,我知道年青人每一刻的經歷,也清楚他們的強項和不足之處。」作為彼此的同行者,對攝影有點研究的Duncan會與年青人交流他對鏡頭的認識,而在拍攝概念、剪接技巧、取鏡角度和配樂等方面更勝一籌的年青人,也會分享他們對攝影的想法。「對我『sir前sir後』的稱謂不過是約定俗成,年青人不時都會教授我們拍攝知識,其實我們是在一同成長。」

無論你性格外向還是內向,只要願意尋找你自己的方式,分享想法,定能在這創新之路上有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