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夥伴:香港聖公會聖馬提亞綜合服務賽馬會青年幹線

問「為甚麼」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元素,也許社會為生活定立太多框架,使我們或會把常規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忘記了追究箇中原因。過去一年,香港聖公會聖馬提亞綜合服務賽馬會青年幹線為了讓一班高小學生重新發現天水圍的不同面向和社區需要,多次舉辦社區導賞團和街頭訪問,讓小朋友直接與街坊接觸。首次訪問,小朋友會搬字過紙般向街訪提問問卷上設定好的問題,只是邀請街坊為天水圍區打了個分數,卻沒有追問原因。社工Because說:「社工的角色是協助小朋友深化問題,引導他們反思訪問的原意不是收集數字,而是找出街坊欣賞和討厭天水圍的地方。」於是,在之後的訪問裏,小朋友不再局限自己於預設問題之中,主動與街訪展開對話,了解他們對社區的喜惡。

小朋友鼓起勇氣訪問街坊!

小朋友的經驗尚淺,社工需要多花心思引導他們思考,可是一旦開竅,他們的社區意識絕不比任何人薄弱。經過一番體驗活動,問到小朋友對拍攝題材有何構思,他們紛紛提出許多社會議題,「小朋友懂得從街坊的需要入手,提議到超市、街市和天水圍墟等地方拍攝,探討區內物價之別,亦有提及醫療服務不足、欠缺公園等社區問題。」小朋友主意多多,構思拍攝題材或許難不到他們,但實際執行上又如何呢?Because笑談小朋友的糊塗事,原來他們時常遺失剪好的片段,也弄不清楚到底是沒有把影片儲存到正確的文件夾裏,還是根本沒有儲存影片,結果又要重頭再剪。「這個情況發生過無數次了!」Because笑說,「但這也是個學習的歷程,培養小朋友的責任感,讓他們知道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也要通知其他組員影片儲存的位置。」

努力後製影片中…

與小朋友共創的歷程中,既有讓Because哭笑不得的事情,也有讓她感到驕傲的時候。Because和小朋友同是攝影初哥,拍攝過程遇過不少的技術困難,不過都是由小朋友著手解決的。「小朋友比我們更聰明!有時落區沒有技術夥伴從旁協助,我們就要自行拍攝和進行後製。我們不懂收音,小朋友們卻無師自通了。」他們以為拍攝順利,後來剪接時才發現手震、光暗不一等問題,唯有棄用某些片段。「台灣交流團期間,在其他組別的作品比對之下,小朋友們自知不足,還遭問影片是否還未完成,尷尬得很!不過他們誠實承認因為來不及補拍鏡頭,所以暫時只能以不完整的影片示人。」小朋友似是提醒著我們,製作完美的作品,還不如承擔錯失的勇氣來得珍貴。

成長的路上總是跌跌碰碰的,青年工作者與小朋友一同經歷失敗,互相提點,是彼此最好的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