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夥伴: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屯門綜合社會服務處

感源自生活,我們毫不留意的一件小物品,也許能激發他人無限的創意,在香港基督教女青年屯門綜合社會服務處就恰恰出現了這情況。六名中三學生正正被一個小型木製風車啟發,從而決定製作一些美觀又實用的大型風車供市民玩耍。

阿源是中心外展隊的社工,有次他在台灣買了一個木型風車,風車在通電後就會被摩打帶動自轉。出乎意料之外,一班外展青年竟對這個風車愛不釋手,經常把玩着這小玩意。阿源於是想:我是不是可以把這個風車套進「自造者計劃」裏,讓他們動手做一台風車呢?於是他游說眼前的年青人:「你們常常投訴屯門區不好玩,既然你們喜歡這個風車,何不製作一個大型的與街坊一起玩?」年青人又願意,阿源就與他們夾手夾腳製作大型『風火輪』。

「萬事起頭難」,製作第一代風火輪的過程是最艱辛的。小型風車本來由摩打推動,然而大型摩打不易購入,於是大家便商議以電批取而代之。可是直接把電批放在中間的危險性太高,它必須位於風車的底部,並通過拉動其他物料去轉動風車。那麼他們該用甚麼材料,又如何取得呢?阿源笑言:「孩子們想到的,居然是去偷單車的鏈條!不過我告訴他們,我們必須用正確的方法去做事情。」最後,他們成功以皮帶推動風車,第一代「風火輪」正式誕生。

「第一代『風火輪』在嘉年華中大受歡迎,很多玩過的人也特地來稱讚這班學生!這令他們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是有價值的,也從中取得滿足感,所以才想做得更好,不斷改進風車的設計。換轉是以前,我想那班學生一早便放棄了。」當然,阿源亦不是甚麼木工大師,他也是陪著年青人由頭學起,有時候年青人才是他的木工導師。他亦堅信,這班年青人都是大有能力的,社工可以做的就是發掘他們的價值,與其同行。

到現在,「風火輪」已經發展到第三代,同學們仍在努力不懈地把最好的作品展現給居民。尋找適合的零件、拼砌成型、為街坊帶來樂趣,每一步都毫不簡單。如果沒有身邊人的陪伴、街坊的認同,這班年青人未必能走這麼遠。在他們為社區付出的同時,讓我們也更信任這群年青人吧!只要身邊人願意給予支持,青年們一定能為自己及社區帶來改變!